本文转自:皖西日报达道宝
育人本真:
高三英语教学随想
段秀丽达道宝
每当进入高三后,我总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,站在讲台上看着那些疲惫却充满期待的学生们,我常会思考,这一年是他们拼搏高考的关键时刻,也是他们中学生涯的最后一步,高三的英语课总是围绕词汇、语法、阅读、写作一遍遍复习,目标明确而功利,我有时也会停下来想,除了这些应试技巧,我们是否还在帮助学生成长?
成长的脚步总是在细节里
比如,小李同学在语言学习方面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才能,但每次下课后他都会找我问问题达道宝,大部分是基础性的语法知识。有次作文里他只写了“I am happy to learn English.”这样简单的句子,我建议他可以在表达情感时加入具体原因。经过三周时间,修改后交上来的作文里,句子已经扩展成“I am thrilled to learn English because it opens up a new world for me.”这种情况让我意识到,通过持续思考和细节调整,这个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,他也找到了适合自己水平的英语学习方法。
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们解题
每次的模拟考后,有些成绩不如预期的学生们总是陷入深深的焦虑,每到这个时候,我会告诉学生:“学习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,遇到困难是正常的,关键是你能从每次挫折中站起来。”课堂上我常和学生强调,高三阶段的学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,更需要我们疏导压力、持续突破既有认知边界,在迂回曲折中前进。每个教学模块的实施,不论是课堂上的限时训练还是课后的作文批改,本质上都在锻炼学生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,可以理解为他们在未来人生中处理复杂问题所需心理素质的预演。
教育源于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
英语学科的教学维度实际上包含显性与隐性两个层面。通过长期观察可以发现,学生在掌握语法结构和阅读技巧的同时,更关键的是形成应对挑战的方法论。改作业时,看到一个学生给我的纸条上写道:“现在看到长难句不会再本能地跳过了。”
教育的美好就在于这些微小的进步达道宝,学生不只是在应对考试,他们开始用语言表达自我,逐渐学会思考和创造。高考的分数会被时间淡忘,但学生们在这一年里积累的语言能力与心灵的成长,将伴随他们一生。
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